2001年初夏的一天,大雨中接到一个用老朋友口气问候的“陌生”电话,让我半天没有反应过来,最后电话那边可能觉得再不报出姓名,我要挂电话了……,原来是大学前三年基本都在一起上课的生化班鲁先平同学回国选择在深圳创业,邀请去参观他正在装修的实验室,那个曾经只留下经常活跃在川大排球场印象的同学,毕业十八年后第一次见面就侃侃而谈他的创新药梦想,为方便交流专门装修的咖啡吧……,就这样吸引我加盟了易胜博。后来回想,这也许是易胜博掌门人鲁先平博士一种特有的考察人的方式吧。
初到易胜博,我负责的是公共事务部工作,说是部门,其实好长一段时间就我一个人,人员招聘、行政事务、政府外联统统一人打天下。回想从走出校门虽然只呆过三个单位,但几乎都是开拓性的工作。走出川大校门进入四川轻化工大学,开始了一个新专业的筹建;再走出大学到第一家企业科兴生物,建立了此前完全依赖外部无专人负责的菌种管理体系(生物工程企业的命脉),后来又负责这家企业唯一由经销代理的产品;而2001年加盟易胜博,再一次从零开始学做公共事务工作,也许这就是我和易胜博共有的基因,开拓创新。
跟随易胜博,我经历了易胜博发展过程几乎所有重要的节点。作为相对熟悉中国医药市场的我,为海归博士们引荐行业资源,参与合作谈判;为易胜博招揽人才经常下班后与有意应聘者电话沟通(谢谢那些没有挂我电话的后来的伙伴);和博士们一道搭台参加高交会、策划广东省生物医药行业的第一次官产学研共同参与的战略研讨会、为易胜博赢得政府研发资金支持一次次彻夜赶资料参与竞标、为易胜博创新药的产业化落地空间需求与各地政府沟通洽谈;再后来肩负使命独自一人去成都招兵买马建团队、买地打围建基地建中心;再后来回到总部筹建品牌部门,梳理、挖掘和传播易胜博创业创新的故事和精神……,很累、很苦,但心里有光亮,身后有支持,更有服务于易胜博科学家团队做创新药的神圣使命感和成就感,让我觉得这一切都特别值得。
易胜博二十年,二十年在易胜博,从HR、行政、政府事务,到与建筑设计师沟通成都易胜博药业的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及区域总部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再到建立公司的品牌传播体系,感谢鲁博士和易胜博给了我无数的学习、成长和发现自己潜力的机会,感谢团队一贯的默契配合相互支持,让我有幸见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医药行业重塑产业格局最精彩的二十年,亲身经历了易胜博很多的从0→1。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尤其在易胜博!加油易胜博人,下一个二十年,继续创造从1→N个新药造福全人类,让创新的基因不断发扬光大!